6月10日上午,在南安市水头镇新华石材厂的车间内,一台全新安装的奔朗高速线锯正以每分钟2000米的速度飞速切割大理石。飞溅的水流顺着细如发丝的切口流淌而下,奏响了一曲现代制造的工业乐章。

泉州市奔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怀恩介绍,这是他们首次在水头厂区引入高速线锯。传统线锯受限于罗拉结构与金刚线强度,速度普遍低于1500米/分钟,且张力波动易导致断线。要让石材企业真正赚到钱,就必须突破速度与稳定性的双重瓶颈。

突破“速度天花板”,应用边界持续拓展

看着金刚线平稳地在荒料上划出一道道整齐缝隙,新华石材总经理谢英森难掩兴奋:“这台设备比去年装的线锯提速33%。如果能稳定运行,我马上再加装一台!”

石材网了解到,过去几年,线锯市场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各品牌重营销轻技术,导致产品性能参差不齐。由于金刚线强度不足、张力控制不稳定,传统线锯难以实现高效、连续切割。

作为《石材机械多线切割机》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泉州市奔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通过两年深入调研50余家石材厂,最终锁定“线速与张力控制”这一核心难题。通过优化金刚石镀层工艺,将线体张力强度提升至400u,并开发智能伺服张力系统,成功将线速突破至2000米/分钟。

销售经理高建朋表示,切割一块常规大理石只需半分钟进刀,效率接近翻倍。这种来自上市企业的技术迭代,正在引发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

据新坤锋机械总经理蔡建辉透露,2025年上半年主流品牌线锯平均线速提升20%,价格下降18%。“随着技术成熟,成本摊薄,中小型企业也能用得起线锯。目前线锯在全行业的渗透率已从35%跃升至50%。”

更值得关注的是,线锯的应用场景已从单一的大理石加工,逐步扩展至花岗岩、石英石乃至奢石领域,推动南安石材产业向“全品类、高精度”迈进。

从“买设备”到“建生态”的产业升级路径
回忆起三年前初次接触线锯的经历,谢英森感慨良多:“早期设备稳定性差,我们不敢大规模投入。”直到首台线锯投入使用后,出材率比传统拉锯高出20%,“一颗料多切十几片”,这才坚定了他升级设备的决心。

如今,谢英森更看重的是“设备+服务+技术”的一体化模式——奔朗不仅提供先进设备,还同步输出金刚线耗材与切割工艺优化方案,构建起完整的技术服务生态闭环。

欧科大理石厂也走上了类似路径。其引进的高测线锯来自科创板上市公司,背后是超亿元的研发投入和光伏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我们买的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整套研发体系。”总经理黄志贤坦言,高测线锯搭载的智能张力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硬度的石材动态调整切割参数,彻底颠覆了以往“一刀切”的粗放式加工方式。

技术革新催生绿色变革
线锯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飞跃,更是生产环境的全面改善。澳文洲石材厂长吴招任算了一笔账:切割效率提升2—3倍;  出材率提高15%—20%;石粉产生量减少80%;能耗降低30%;噪声降至100分贝以下。

“以前车间里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现在穿白衬衫上班都干净利落。”不仅如此,产品质量提升也带来了订单增长。去年该厂加工量同比增长20%,环保改造的成本也在产能优化中迅速摊平。

这种“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的双重收益,正是南安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逻辑。石材网了解到,作为年产值超千亿元、拥有1700多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南安正通过技术倒逼破解“规模扩张”与“生态约束”的矛盾。政府牵头搭建产学研平台,采用“赛马机制”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奔朗、高测、品河等企业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正是“政策牵引+成果转化”创新闭环的成果体现。

当水头车间的线锯以2000米/分钟的速度飞驰,飞溅的不只是清水,更是南安迈向“世界石材智造高地”的火花。从依赖传统拉锯到主导线锯技术创新,从低端代工走向“设备+标准+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输出,千亿石材产业集群的转型密码,就藏在那每一道毫米级的切口中,更镌刻在“技术—标准—生态”的螺旋上升轨迹之中。

END ( WWW.STONEIE.COM )

 

 

about

Midsun Stone

专业的墓石及其配件的出口商,石材石雕产品供应商

石材展会

欧美墓碑、墓石配件、装修装饰、雕刻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