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平台“筋骨”,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在产业平台赋能下,产业动能持续迸发:2024年石材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21%;税收近7.28亿元,占地方税收总额的40.7%;全产业链带动5万余人就业。这一“麻城模式”更成为行业范本,在吉林蛟河、广西等地落地生根,催生出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标杆项目。
激活创新“引擎”,科技赋能品质升级
科技创新是麻城石材突破瓶颈的“金钥匙”。与湖北大学共建的全省首家石材产业研究院、湖北省天然石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成为技术攻关的“主阵地”——参与2项国家标准修订,将“麻城芝麻白”等10个本土石材品种纳入《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标并冠“麻城”之名,编制2项省级地方标准,让“麻城造”有了更硬的“话语权”。
打通循环“脉络”,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
从“家门口”的博览会到“全世界”的大市场,麻城石材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国际石材博览会已成为行业盛会:456家参展企业、25国国际友人、7.5万人次观展、15亿元成交额,让麻城成为全球石材交易的重要节点。
培育企业“森林”,梯队发展活力澎湃
从49家起步企业到230余家产业军团,麻城通过梯度培育计划,让石材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园区规上企业达189家,孕育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还有省级单项冠军、5G全连接工厂、绿色工厂等一批“硬核”企业,形成了“乔木引领、灌木繁茂、幼苗茁壮”的产业生态。
厚植服务“沃土”,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政策礼包”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更铺就了加速成长的快车道。麻城精准施策,量身定制“1+1+N”政策体系,相继出台《麻城市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麻城市推动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麻城市促进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如同一套靶向精准的“组合拳”,聚焦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等关键领域,明确了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具体路径,为不同阶段的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
数十载耕耘,麻城石材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走出了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创新路径。展望未来,麻城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赋予麻城打造全国石材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际性石材交易中心的战略目标,锚定“百年产业、千亿产业、万亩园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打造“中国石都”,用实际行动为全省支点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END ( WWW.STONEIE.COM )